万钢:推进高水平开放合作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科技力量

发布时间: 2022-06-22 出处: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推进高水平开放合作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科技力量

作者:万钢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长期稳定这两大世界奇迹。中国科技从最开始的“一穷二白”不断向世界科技前沿奋力追赶超越,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彰显了中国制度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具有世界性、时代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中国科技界始终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推进高水平开放合作,坚定不移地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科技力量。

一、胸怀天下,将团结合作解决人类发展共同难题作为科技发展的主要方向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在此关头,迫切需要全球科技界的共同行动,共同激活创新合作的新动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上所指出,“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的决定性因素”。应对事关全人类共同命运的挑战,需要全球科技界加强高水平开放合作,提供系统性、高质量的解决方案,有效回应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关切。

中国始终坚持胸怀天下,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牢牢把握世界科技进步大方向、全球产业变革大趋势,深度参与国际创新合作,在推动人类科技进步的全球行动中持续贡献智慧和力量。目前,中国已经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参加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超过200个,同90个国家和地区定期召开科技合作联委会,签署115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形成10大创新对话机制,中国科协及全国学会加入372个国际科技组织,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等国际大科学工程,务实推进全球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等领域国际科技合作。科技创新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中国的大科学基础设施如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上海同步辐射光源(SSRF)等都已经向世界开放,中国空间站也将迎来国际航天员,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未来,中国还将不断打通国际间科技合作、学术交流、人才引进和共同发展的通道,持续释放创新潜能,加速聚集创新要素,主动发起全球性创新议题,设计和牵头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推动大科学设施开放共享,日益深度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全面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团结世界各国合力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全球科技合作提供广阔舞台,为世界科技创新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坚持人民至上,共筑科技抗疫的铜墙铁壁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决心,肩负大国担当。中国对疫情给各国人民带来的苦难感同身受,尽己所能向国际社会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助力全球共同抗疫,以实际行动彰显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和责任担当。

推动抗疫知识和信息共享。中国快速分离鉴定出病毒毒株并将全基因组序列与世界卫生组织共享,同有关国家在溯源、药物、疫苗、检测等方面开展科研交流与合作,共享科研数据信息。中国医疗和科研工作者在《科学》《自然》《柳叶刀》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分享新冠肺炎临床诊疗、风险预测、药物研发、疫苗实验、方舱建设等研究成果,为全球科学家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

搭建开放交流平台。中国推动170多家科技期刊参与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论文数据库建设,积极支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平台”“新型冠状病毒国家科技资源服务系统”和“新型冠状病毒科研文献共享平台”建设,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资源库”发布,为全球提供下载、浏览和检索服务,并通过国际学会和医疗机构开展了数百场各类科技交流和医疗诊治视频会议,毫无保留同各国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

深化联合科研攻关。中国加强同世界卫生组织沟通交流和同有关国家合作,建立科研合作机制和联合资助机制,打造国际合作专家库,开展科技交流和远程会诊,共享科研数据信息,共同研究防控和救治策略。

维护多边合作机制。中国肯定并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在抗击疫情中的领导作用,积极深化多边合作,并以世界卫生组织为纽带,积极参与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的作用,主动与多个国家、国际组织、国际企业展开全方位的科研合作与交流,为守护人类健康贡献智慧和力量。

加速新兴科技应用。中国支持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算力共享、分布式计算等国际合作,为疫苗和特效药物研发所需的数据分析、功效匹配、文献筛选提供有效支撑,并以多种形式向国际社会推广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在精准识别、精准防控、精准治疗、康养恢复等方面的应用经验,为其他国家科学制定疫情防控策略提供重要参考。

着眼“后疫情时代”,中国将继续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为行动的准则,通过科技创新,加强疫苗和药物的研发合作,将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的新冠疫苗和药物作为普惠可及的全球公共产品,实现疫苗和药物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弱势群体中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为健全惠及全人类、高效可持续的全球公共卫生体系作出更大贡献。

三、“双碳”引领,开辟生态文明建设新空间

一直以来,中国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导向,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不久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越来越多的共识,必将引发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经济绿色复苏方面也将保持更加强劲的合作势头。

能源科技创新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领域。中国积极推进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和能源体制革命,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发生重大变革,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加快转变。近年来,中国能源领域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超超临界燃煤发电、特高压输变电技术世界领先,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跻身世界前列,全超导托卡马克聚变实验装置一亿度燃烧超过100秒创造世界纪录。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截至2020年底,累计装机量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规模的约1/3,其中,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均居世界首位,为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提供了强大支撑。

加速电动化转型是汽车产业迈向碳中和的重要路径。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全球共识。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超过300万辆,将达到市场渗透率10%,进入以多元化用户为主体的市场化快速发展阶段。从汽车的全生命周期排放占比来看,随着电力的清洁化发展,新能源汽车使用阶段碳排放大幅降低,相对而言,其制造阶段的碳排放占比将提升;为降低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零部件、材料生产制造和回收利用过程的碳排放受到更多的关注。在2021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来自15个国家的数千家汽车企业形成“海南共识”:要通过新能源汽车能源供给低碳化、材料供应低碳化、生产过程低碳化、交通出行低碳化,推动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的绿色低碳发展。

在我们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同时,土地荒漠化也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中国作为全球荒漠化防治的重要力量,始终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土地荒漠化和沙化趋势得到扭转,连续10余年保持“双缩减”,实现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自2016年开始,在科技部的支持下,企业为主体,与大学、科研院所开展联合研究,针对4500米以上高原高寒地区植树和绿化的世界难题,通过长期观察和深入研究在高原暖湿化背景下的土壤积温和含水量的变化,科学地选择和驯化可种植的树种和植被资源,攻克天寒、土薄、风大、辐射强、温差大五大技术难题,越冬成活率达到75%。如今,所培育的幼树种植到城市公园、政府大院、养老院和儿童福利园以及街道两边,结束了西藏那曲地区“史上无树”的历史。

世界各国要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加强科技创新和开放合作,全面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坚定不移地为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作出积极的努力。

四、促进人心相通,架设“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友谊之桥

科技创新合作是“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民心相通的有效途径。中国始终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理念,充分尊重沿线国家发展需求,以全面发挥科技创新合作对共建“一带一路”的支撑引领作用为主线,以增强战略互信、促进共同发展为导向,突出科技人才在支撑“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关键核心作用,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合作的层次和水平,构建民心相通的桥梁,为开创“一带一路”建设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四项行动。在科技人文交流方面,通过国际杰青计划等渠道支持来自42个国家的755名青年科学家来华交流;在科技园区合作方面,专门针对国内具备国际科技合作能力的园区开展管理建设培训班,为相关园区联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便利条件;在共建联合实验室方面,认定建设三批共53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覆盖亚洲、中东欧、非洲等多个区域,相关科研成果将逐渐产出;在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方面,与东盟、南亚、中亚、中东欧、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共建的六个国家级技术转移和创新合作平台正在加速推进。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中国坚持全球胸怀和创新自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并肩携手,深化科技教育、公共卫生、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人文合作,积极弥合市场割裂、破除技术壁垒、打通数据孤岛,架设文明互学互鉴桥梁,促进科学知识跨国传播、专利技术有序转移、产业数据有效连接、供应体系协同响应、人才要素自由流动,培育创新活跃、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的创新发展生态,打造发展理念相通、要素流动畅通、科技设施联通、创新链条融通、人员交流顺通的创新共同体。

五、推动科技向善,让科技更有力地服务人类社会发展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科技创新的渗透性、扩展性、颠覆性特征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科技是发展的利器,也可能成为风险的源头。要前瞻研判科技发展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伦理审查规则及监管框架。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让中国科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科技伦理是科技活动必须遵守的价值准则。为适应科技伦理治理的需要,中国组建了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坚持促进创新与防范风险相统一、制度规范与自我约束相结合,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加强监测预警和前瞻研究,不断完善制度规范,健全治理机制,强化伦理监管,细化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审查规则,把科技伦理要求贯穿到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科技活动全过程,覆盖到科技创新各领域,规范各类科学研究活动,确保科技活动风险可控,推动覆盖全面、导向正确、规范有序、统筹协调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努力实现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中国高度重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发展中的伦理、道德、标准、法规研究。人工智能具有科技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点,针对社会关切的问题和疑虑,加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联合研究,协同推进人工智能伦理、道德、标准、法规研究,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在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和金融安全领域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控制,着力促进行业规范、企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隐私等行为的惩戒力度,形成自律、他律和法律的社会生态。

中国科技界始终是全球开放合作的倡导者、科技治理的参与者、创新发展的贡献者,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促进科学思想和知识的交流,激发技术创新的活力,携手全球科技界共同应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挑战。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深化科技开放合作的决心将更加坚定,将继续倡导无国界、无障碍、无歧视的开放科学精神与理念,以包容性创新为引领,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加强科学知识交流和技术创新合作,以高水平开放合作的有效行动,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