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奋力交出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亮丽答卷

发布时间: 2022-07-24 出处: 南方日报网络版 

深中通道.jpg

深中通道建成后,将极大提速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图为深中通道建设现场。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赋予了中山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的使命任务。近日,省委深改委正式公布,广东部署中山市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

  作为全省第六个、中山第一个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下称“实验区”),伟人故里中山该如何接过这关键一棒、担起历史使命?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说,中山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以建设实验区为统领,坚持以改革思维突围破局,推动营商环境、产业、交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社会治理、城市规划“六个一体化”,坚定不移为珠江口东西两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先行探路。

  新使命 新作为

  坚决扛起沉甸甸的政治责任

  南方日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发展成就,谋划了未来五年发展蓝图,请结合中山实际,谈谈体会和感受。

  郭文海:省党代会报告政治站位高,通篇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结过去实事求是、振奋人心,部署未来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是一篇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好报告。报告以“1+1+9”工作部署为主线,既体现在过去五年的工作总结中,也是广东部署未来五年工作的总要求,体现了省委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为我们接续奋战,在新征程上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指明了前进方向。

  对中山而言,省委不仅赋予了“三个定位”,要求我们打造成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支撑点,更在省党代会报告中进一步赋予中山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的使命任务。6月17日,广东省委深改委明确中山市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任务,这是省委继批复位于顺德、广州开发区、深圳、南海和东莞的5个改革创新实验区后,又一个重大改革创新实践举措,充分体现了省委对中山的关心厚爱,是中山必须扛起的沉甸甸的政治责任,也是中山迎来的重大历史机遇。

  对我们而言,建设实验区更是中山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举措、必要担当和应有作为。

  第一,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要举措。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强调,要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做优做强珠三角核心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提高珠江西岸地区发展水平,促进东西两岸协同发展”。

  第二,这是推动东西两岸协调发展,提升大湾区竞争力、辐射力、带动力的必要举措。目前,珠江口东岸强、西岸弱的不平衡不协调发展问题相对突出,影响珠三角乃至大湾区整体实力。建设实验区,有利于推动珠三角内部协调发展,做强“一核”竞争力,进而增强对粤东粤西粤北、乃至大西南的辐射带动能力,为更好地推动“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积厚成势、提升大湾区整体竞争力提供重要支撑。

  第三,这是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必要举措。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提升一体化水平,把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作为突破口,深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对接融合,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着力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带动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协同发展、聚势腾飞。建设实验区,通过支持中山加强与周边城市对接合作,以点带面,为大湾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破题探路,最终实现“一子落而满盘活”。

  当前,中山高质量发展仍面临着土地瓶颈、水污染严重、产业转型升级缓慢等矛盾和问题制约,需要用改革思维来突围破局。建设实验区,为中山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加快高质量发展插上了腾飞翅膀。中山将以实验区为牵引,深入贯彻落实好省党代会精神,努力为珠江口东西两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先行探路。

  抓重点 破瓶颈

  以务实作风推动“六个一体化”

  南方日报:接下来中山将在哪些重点领域集中发力?

  郭文海:当前,中山正迎来“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特别是深中通道即将建成通车,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中山要以深中一体化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的政策优势,深入推进与深圳等珠江口东岸城市的营商环境、产业、交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社会治理、城市规划“六个一体化”,通过“一个一专班、一个一方案”,为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无限的想象、美好的前景。

  一是坚定不移学先进、补短板,全力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营商环境一体化。我们坚定不移把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作为中山改革的“头号工程”,努力打造大湾区审批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要全面学习对接深圳营商环境,在提高审批效能、深化信息互联互通、高效服务企业等方面对标先进、不断提升,通过推进深圳、中山营商环境一体化,为大湾区内地九个城市营商环境一体化探路。

  二是坚定不移拓空间、促转型,全力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产业一体化。产业一体化是深中一体化的核心和关键。我们坚定不移拓展产业空间,全面对接深圳“20+8”产业集群,全力支持深圳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坚决破解土地碎片化、低效利用等瓶颈,中山正全面掀起低效工业园改造热潮,上半年组织了三轮集中开拆,累计拆除整理低效用地面积达8935亩,计划年内拆除整理1.3万亩、三年拆除整理6万亩,重点打造好十大万亩级主题产业园区,为产业一体化腾出足够的空间。同时,中山正投入50亿元支持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着力打造一批数字化智能化示范项目,不断增强传统制造业竞争力。

  三是坚定不移大投入、快建设,全力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中山计划五年投入2300亿元,加快谋划建设深茂铁路、广中珠澳高铁、南珠(中)城际、深中城际等重大轨道交通项目,积极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同时加快推进高快速路网建设,构建“四纵五横”“三环十二快”高快速路网,加快形成“深中半小时、湾区一小时”通行圈,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四是坚定不移聚资源、聚人才,全力推进珠江口东西两岸科技创新一体化。积极构建“深圳创新力量+中山产业基础”珠江口东西两岸产业创新链,一方面推动深圳科技创新成果在中山落地转化,一方面也借力深圳创新资源、人才资源加快中山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山还要积极参与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着力破解东西两岸创新协作网络不紧密等问题,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珠江口西岸创新高地。

  五是坚定不移暖民心、惠民生,全力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社会治理一体化。今年以来,中山深入推动“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全市共划分23个一级网格、287个二级网格、3300个三级网格、10117个四级网格,动员市镇两级20多万名党员干部、志愿者下沉镇街,在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深中通道建成后,深中两地办事同城化诉求越来越多,我们将加快探索建立深中社会治理协同路径,聚焦智慧城市建设、法治领域改革、公共服务共享、政务跨市通办、公共卫生协同等重点领域,携手深圳在推动社会治理一体化方面先行先试。

  六是坚定不移高位统筹、无缝衔接,全力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规划一体化。要从文化、旅游和历史文化等角度挖掘城市资源,与深圳形成呼应互补。中山将全面对接深港都市圈规划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规划,探索城镇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有序衔接,通过推动珠江口“一江两岸”整体规划建设,共同建设国际一流湾区的“黄金内湾”。

  敢担当 善作为

  锻造本领过硬的中山铁军

  南方日报:接下来,中山如何进一步调动全市上下积极性,全力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

  郭文海:贯彻落实省党代会报告、建设实验区,关键在人。首先,我们要在思想观念上、工作作风上实现与东岸城市的“一体化”。我们要动员全市上下全面对接、学习、拥抱深圳等珠江口东岸城市,大兴以上率下之风、主动学习之风、调查研究之风、务实实干之风、改革创新之风、团结奋斗之风、担当作为之风、勤政廉洁之风,让“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成为全市干部群众和企业家普遍的自觉。我们要全力营造风清气正、朗朗乾坤、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最大限度激发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努力打造一支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的新时代中山铁军。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建设实验区、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先行探路,绝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绝不是按部就班、闲庭漫步就能实现的。我们将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精气神,重燃“杀出一条血路”的干劲和血性,在改革创新的大道上大胆闯、大胆干,奋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亮丽答卷,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中山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