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焕彬做客市科协主办的“院士论坛”,建议中山——

完善创投机制 培育优秀企业家

发布时间: 2019-10-11 出处: 中山日报 作者:文/中山日报记者 谭华健 见习生 陈雪琴 图/本报记者 夏升权

    “湖水泛碧波,绿岛影随身;望远山叠翠,怡乐中山人。”“珠江风涌促创新,协同发展大湾区。敢立潮头中山起,伶仃洋畔今腾飞。”

2.jpg

  10月10日下午,在市科协主办的“院士论坛”——“双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新引擎”主旨演讲上,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山市政府顾问、市科协第八届委员会名誉主席刘焕彬院士以他在2017年3月创作的两首诗作为“开场白”。

  中山是粤港澳大湾区中的重要节点城市,有着“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的创新定位,借此次“院士论坛”,刘焕彬院士不仅以新时代大背景的视角分析了双创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还结合中山的实际就双创之路如何走,提出了真知灼见。

  建议中山要完善创投机制

  国际科技创新的六大特征是以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拥有一批世界级企业和创新企业集群;风险投资充裕;创新创业中介发达;具备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借力粤港澳大湾区,中山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对于中山如何才能抓住双创发展机遇,刘焕彬表示,当务之急是要完善“创投”机制,加快发展风险投资体系,弥补科技成果转化阶段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筹资能力的不足。

  其次,便是种子——科技成果,这是刘焕彬生动的比喻,他把双创的培育发展比作种树。种子即科技成果;土壤即市场需求;肥料即金融支持;阳光、空气、水分也即良好的创新体系和环境。刘焕彬表示,中山目前还没有很出色的科技成果,需政府进行规划引导,完善创新体系和环境,结合中山实际引进优秀的科技成果,进行培育。

  最后是人才引进,高校要自己尝试搞科研,产学结合。刘焕彬认为中山缺乏一流高校,高校不仅是人才输出最重要的源头,也是科研成果的摇篮。刘焕彬建议学校更要注重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只局限于论文的发表。政府和企业如果有了好的想法,需要及时跟高校沟通,双方积极参与研究科研成果。

  优秀企业家不是靠“扶”出来

  目前,刘焕彬带领的团队有两个项目已在中山落地,其中一个是中山市华南现代中医药城智慧能源与碳排放管理系统。这表明,刘焕彬对中山整个大环境的认同,中山也具备一定的双创条件。有了这个条件,便能够催生一大批微小型的科技企业。如果政府进行规划引导,市场持续市场推动,微小企业就能转型升级成大中型创新企业。这个时候,政府更需要加大对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与流转保护,增强企业的发展信心。

  但是目前双创遇到的最大问题便是缺乏优秀的企业家,不仅局限于中山,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普遍的问题。在刘焕彬看来,企业家是企业双创的统帅,是创业中最重要的一环。刘焕彬认为,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需要敢于在众多的竞争中拼闯,而不是靠扶出来,不仅需要志气和勇气,还需要灵气,能抓住发展机遇的敏感性。此外,更要学习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创业精神,时刻保持着冲劲和锐气。

  现场交流

  勉励学生做到“四要”

  此次“院士论坛”在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举办,吸引了众多在校学生前来聆听。

  要想在中山工作,在学校时该如何提前给自己定位,丰富自己的技能?这是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学生向刘焕彬院士的提问。刘焕彬认为在学校学生需做好四件事,第一是学做人,培养自己的人格品质;二是厚基础,要把专业基础知识学好;三是不能死读书,要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各方面能力;最后就是重视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嘉宾简介

  刘焕彬教授,1995年至 2003年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中山市政府顾问,中山市科协名誉主席。长期从事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工作,重视学科交叉、技术创新与集成,重视研究成果产业化,在数学模型与过程模拟、软测量和智能控制、制浆造纸过程节能减排和污染控制等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00年当选为俄罗斯圣彼得堡工程院外籍院士,2001年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2004年荣获俄罗斯国家工程学突出贡献“伊万·古列宾勋章”。